2022年8月,按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總值5504.5億美元,同比增長4.1%。其中,出口3149.2億美元,同比增長7.1%;進口2355.3億美元,同比增長0.3%;貿易順差793.9億美元,擴大34.1%。總體來看,8月份出口增速由雙位數增長變為個位數增長,下降幅度較大,低于市場預期,同時進口增速也有所回降。出口方面,8月份國內疫情散點式爆發,疫情防控措施升級,疊加浙江、四川等多個省份實施限電政策,對出口生產運輸產生影響,同時發達經濟體加速推進緊縮貨幣政策,對海外消費需求的抑制效果開始顯現,海外需求趨于收縮,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的影響,8月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較上月回落10.9個百分點。進口方面,受新一輪疫情散點暴發的影響,對國內生產消費需求產生影響,疊加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壓制,8月進口增速較上期下降2個百分點。
正 文
疫情限電疊加海外需求收縮,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2022年8月,中國出口3149.2億美元,同比增長7.1%,較上期下降10.9個百分比,出口增速回落幅度較大。這主要是因為8月份國內新一輪疫情散點式暴發,多個地區實施更加嚴格的疫情措施,對出口企業生產和物流運輸造成一定影響,并且8月份中國多個省份出現電力不足的現象,四川省、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等陸續出臺限電政策,對出口供應鏈和運輸鏈造成沖擊,影響出口生產和運輸。數據顯示,8月份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3.3%,較7月減少9.4個百分比,其中外貿箱吞吐量同比增長0.1%,較7月下降14.4個百分點。8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平均值為3033.60點,較上月平均下跌6.4個百分點,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平均值為3471.62點,較上月平均下降14.5個百分點。同時,發達經濟體加速推進緊縮貨幣政策,對海外消費需求的抑制效果開始顯現。從海外需求來看,盡管海外產需缺口仍舊存在,但整體需求趨于收縮,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制造業PMI終值錄得51.5,歐元區7月制造業PMI終值為49.6,日本8月份制造業PMI終值為51.5,分別較上期回落0.7、0.2和0.6個百分點。此外,去年同期出口基數處于相對高位,也是造成本期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重要因素。從我們的預測結果來看,出口增速回落的趨勢的確符合我們的預期,但回落幅度高于我們的預期,這一方面是因為在進行預測時低估了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對本期出口增速的壓制效應;另一方面是前期積壓訂單的集中出運效應消失。
從8月份的出口國別來看,中國對歐盟、美國、東盟和日本出口的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11.09%、-3.77%、25.13%和7.72%,增長速度較前值均有較大幅度回落,其中對美國的出口增速由正轉負,除了受中國國內疫情擾動之外,主要與海外需求趨緊和中美關系趨緊有關,其中中國對東盟的出口增速顯著高于其他國家,RCEAP對出口的支撐作用持續顯現。
從8月的出口商品來看,中國出口機電產品176.89億美元,占中國出口總額的55.60%,仍是中國出口主力,同比增長4.30%,較上月下降8.72個百分點,低于出口同比增長7.1%,對出口增速形成拖累,其中出口集成電路118.38億美元,同比增長-17.25%。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為769.27億美元,同比增長為-3.88%,較上月下降6.30個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箱包及類似容器出口為31.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97%;鞋靴出口為54.56億美元,同比增長16.37%。
2022年8月,中國進口2355.3億美元,同比增長0.3%,較上期下降2個百分點,低于市場預期。這主要是由于全球通貨膨脹高位運行,發達經濟體加速推進緊縮貨幣政策,受此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回落態勢,很大程度削弱了價格因素對進口增速的支撐作用。同時,8月份國內疫情散發,影響國內生產消費需求,對進口增速產生壓制。此外,高基數效應也對8月進口增速形成一定壓制。此外,從我們的預測結果來看,進口增速回落的趨勢的確符合我們的預期,但回落幅度大于我們的預期,可能原因在于低估了房地產行業不景氣背景下國內上游需求偏弱對進口的影響。
從8月的進口國別來看,中國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和新西蘭進口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38%、3.13、-7.74%、-8.19%、5.19%和-19.99%。數據顯示,除對歐盟的進口增速有負轉正外,對其他國家進口增長速度較前值均有所回落,其中中國對東盟的進口增速優于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增速,東盟國家對中國進口的支撐作用持續顯現。
從8月的進口商品來看,大宗商品方面,鐵礦砂及其精礦、原油、煤及褐煤、天然氣、鋼材的進口量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3.1%、-4.7%、-14.9%、-10.2%和-21.2%;農產品方面,糧食進口同比增速為-9.9%,較上期下降2.8個百分比,肉類進口同比增速為-28.9%,較上期回升2個百分比。
未來展望:出口短期內韌性猶在,進口短期內或位于低位
展望未來,預計出口增速在短期內仍將保持韌性。一方面,歐洲能源危機仍未完全得到解決,其產能仍受到一定限制,海外產需缺口猶在,中國在能源供給和完整產業鏈出口替代效應仍將持續,同時疊加國內穩外貿政策持續加碼,助力出口增速保持韌性;另一方面,海外需求趨于回落,疊加國內疫情不確定性增強,或將對中國出口產生影響。
進口方面,預計進口增速在短期內或位于低位。一方面,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助力國內生產需求和消費需求逐漸修復,有利于中國內需恢復,但在房地產投資疲軟的情況下,國內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趨弱,疊加疫情對生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