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江浩:地方政府如何驅動產業集群發展?
時間: 2022-08-30 15:50:25 點擊數:466 字體:

8月18日,以“創新驅動發展,資本賦能未來”為主題的2022中國保定資本大會在保定電谷國際酒店開幕。本文根據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江浩在大會論壇上的發言速記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定。

【演講/江浩】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這么一個話題,“高效運營國有資本,全面驅動產業升級”,在過往幾十年的高速發展中,我們地方政府積累了大量資產,怎么把這些存量資產轉化為有用的資本,用來推動下一階段的發展,這本來就是一個課題。

當我們有了這些資本,投什么,怎么投,也在考驗當地領導和地方國有企業,而這些課題對于地方下一步的產業升級至關重要,我想圍繞這個話題給各位做一點分享。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羅蘭貝格,羅蘭貝格是唯一一家源于歐洲的全球頂尖戰略公司,我們深耕中國快40年了,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以往做了很多很好的中歐之間的橋梁作用。

另外,區域經濟產業發展是羅蘭貝格非常特色的一塊業務,而我們有大量其他行業的頂級專家,他們在服務于國內外的頭部企業過程中,洞察一些行業的發展趨勢,對于很多數據的了解分析是非常獨到的,所以我們為區域經濟把脈的時候也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

對于這個話題,我們認為中國正處于國有資本深化、強化產業發展驅動力的關鍵時期,可以說是一個三期交匯的階段。首先,貨幣政策正在趨向于寬松期,信貸更多地流向財政和國資,區域國資獲得更為充沛的低成本、長周期的維持,金融資金的支持。在城投融資嚴監管的延續狀態下,發展壯大,產投業務或將成為地方政府獲得金融支持的先決條件。

第二個,新興產業的合理估值期受中美沖突和疫情影響,科技企業的估值趨向合理,甚至面臨一些現金流危機,而這個時候,區域國資可以通過產投基金積極地布局科技企業股權的投資。

另外還有國資改革政策的機遇期,目前國資改革正在向緩資本轉型,給了更多資本政策的空間,國有資本投資平臺,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建設,也指明了融入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路徑;國資在市場化的經營體制和機制上的改革,也向市場化經營轉型,激發起了內生動力,所以這三期交匯給我們帶來這么一個機遇。

而國資管理向資本方向的邁進,以產業投資基金為核心載體這種資本運作,成為支持地方產業經濟的主要手段,其實我們國資的發展歷經了四個階段,從探索、起步、平穩到現在蓬勃發展的階段。2020年總量差不多有近三千支,募資的總額近一萬億的國資基金。

這里面,44%是地市級的產業基金,30%是區縣級的,20%是省級的,剩下國家級的比較少,這些起到了三個作用,一個是多級撬動放大杠桿,通過設立少量的國家級大基金撬動地方資金,推動地方成為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的阻力,整體看,國家資金撬動地方資金的比例是1:47。

資本賦能效果非常顯著,同時持續聚焦一些戰略新興產業,按產投基金的去向排序,前五大行業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行業、節能環保,也契合了國家中長期發展的戰略。

驅動地方產業集群發展首要是在于理清產業藍圖,明確投什么和怎么投,同時要高度重視產業平臺的構建,社會資本的撬動,產資協作的模式,確保發展的質量。

在厘清產業藍圖過程中,首先要看一個增量,在增量產業空間里,我們主要是強化戰略的布局,這里面包括,對于成長前沿性的產業,我們要強調布局;對于快速增長的產業突出專題投資;對擴張規模的產業來說,我們要統籌招商的協同。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不管投資哪一類型的企業,構建科創網絡,培育新興功能非常重要;而對于存量來說,主要是主導產業強化關鍵環節的掌控力和穩定性,同時對于優勢產業推動行業的并購、打造龍頭,對于非優勢的產業推動結構化和市場化的處置,而投資運營產業的共性設施,強化賦能。另外還有三大關注重點,搭建產業戰略布局的平臺,利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構建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

接下來,我圍繞這幾個主題簡單展開。首先,對處于成長階段的前沿產業,強調的是搶位布局,有很多地方就扎根一線城市,競爭性的卡位投資布局,到企業進入規模擴張階段后,在企業需要擴產的時候再招過來,在上海、深圳以及一些國家級的高新區內,重點針對前沿產業,通過孵化器的經營,產投基金的合作,產業鏈的協作等方式,參與到一線城市科技企業的交流圈、投資圈進行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借雞生蛋,借地成長。

我們看到有中部成長、國家級的開發區聯合一些科創集團在深圳成立經濟技術開發協同創新中心,立足深圳,對粵港澳地區的科創資源,加強協同培育,引進創新資源。

我們也看到了有省會城市引入了新能源汽車,大家看到的是結果,但是不知道在五六年之前,這個企業在成長初期,他們都已經做了大量的投入,等到需要擴產的時候再招商引過來,所以對于成長型的企業可以這么來操作。

而對于快速增長初具規模的產業,就需要統籌資本與產業資源來強化專題產投,通過以專題投資的形式進行資本組局,橫向聯合相關產業的資本、本地產業鏈的關聯企業、政府招商的資源,把投資和產業合作融合起來,形成該主題的一個產投品牌力。

像上海投資是比較典型的例子,三大資本運營平臺,國盛主投民用航空、集成電路、軍民融合,國際主要是圍繞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投資,而國投主要是一些跟基礎設施相關的。而像上海國家級園區的投資集團,其中一個主要賽道就是生物醫藥科技,從創新孵化到產業投資到投后管理,整個一條龍全部進行生物的布局,這種專題投資對于我們一些優勢主打產業非常重要。

對于規模擴張和重大項目的產業,突出的是招商協作,獲取市場化的回報。通過產投模式,相比于直接的政府補貼更加市場化,主要關注項目本身投資的底線和收益空間,謀劃好后續資本退出的標準和路徑。同時,這些科技企業,應用國際資產獲得企業經營,遭遇突發事件的時候,要考慮到業務的整盤出售,可評估此類投資機遇,快速獲取成熟的業務。

我們也看到像重慶一些國資運營集團,在通過配置多種金融手段,為重慶戰略新興產業進行大量的培育,通過資本市場的工具,搭建基金工具,同時其他一些多元的金融工具共同來投入,像京東方、AOS等液晶面板和半導體制造的分冊項目,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不管是投早期的、優勢的,還是投規模擴產的,我們都需要構建運營一個科創網絡,營造扎根的區域,連接發達城市的科創沃土。發達國家在區域科創、生態網絡運營方面早已經有成功的實踐經驗,而國內目前仍局限于產學研的初步交融,區域國資應該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區域國資可建設技術傳播、驗證與應用推廣的網絡,與產業集群的企業、研究機構建立網絡化協作的關系和知識共享的體系,來匹配產業基金的投入和科技政策的落地。

這里面我舉一個德國的例子,德國也是由國資來打造的,德國威斯特法倫-利普區域,這是當地政府管轄的產業集群管理運營公司,這里面協調整合區域內各種分散的主體,以及全球相關領域的科研機構,打造全球化開創的一種創新平臺,比如其中有大量的合作企業,有技術促進和中介機構,有金融投資機構,有大量的高校和研究院,以及一百多家的中小企業參與,形成了這么一個科創網絡,效果非常好。

剛才講的是增量,對于存量來說,我們對于主導產業主要是強化其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的掌控力和上下游的穩定性,聯合產業鏈的龍頭企業,基于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應對策略,支持關鍵零部件靈活的儲備,我們也看到有些地方在推動數字技術與產業鏈的信息整合,提升對產業鏈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和風險的管控,強化產業鏈的穩定性,這里面有很多實踐,我就不展開來講。

而對于優勢產業需要打造一批龍頭,支持龍頭企業的行業并購和二級市場的管理,來鞏固規模優勢和綜合的競爭力。主要是支持地區的龍頭企業進行行業并購和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并購,來提升這樣的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規模實力。

這里面浙江某城市,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成立鳳凰行動這樣一個投資基金,來促進地區龍頭行業的并購重組,效果非常顯著。我們看到有些省會城市國企改革也在推進內部的資源整合,比如說某省會城市突出的是主業主責為目標,原則上每個行業領域目標是保留一家核心企業,這樣就是為了避免不同企業之間的同質競爭,承接相關的資源注入,外部股權的合作,把30多家的出資企業合并組合成12家,已在多個領域形成了一批龍頭領軍企業,效果非常顯著。

而對于一些非優勢產業,我們主要是推動其結構優化,深化市場化運作,盤活存量資產的優化要素配置。非優勢產業的區域國資支持,可以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和外部優質股東的資源導入方式。

舉個例子,某省會城市推動的非優勢國資納入央企并購范圍的操作,通過推動非優勢國資納入央企并購范圍,首先是保障了該行業數千名員工的就業,而利用二股東的身份和承諾投資人的這樣一個投入配合,推動央企將收購對象區分業務線,合并央企該業務線下的其他企業收購對象,不僅扭虧為盈,而且成為該領域國內的龍頭企業,這里面做的是“但求所在,不求所有”,是地方政府借央企平臺把經營不佳的區域國資做大做強的典型案例。

另外投資運營產業集群所需的一些共性設施,長期扶持產業升級,也是各個地方正在競爭發力的領域。有利于形成地方產業招商的差異化競爭力,從基礎要素招商轉向技術服務招商,可借鑒集群式規模產業的需求,來獲取穩定可持續的運營收入,比如說南京國家高新區建立了大量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里面包括亞洲最大的基因測序中心、質譜檢測分析中心、儲蓄超算中心、臨床藥物檢測中心等等,這些中心對招商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比如它建立園區統一的光伏發電設施,為園區企業供電,而接下來當歐美開始收取碳稅的時候,這些綠電都會為本地企業的產品創造很大的價值,一下子把門檻會設得很高。

講完這些增量和存量,接下來再看看三個主要的關注點,一個是怎么樣建設專業化分工的產業戰略布局平臺,這里包括幾個方面的能力打造,一是產業能力的建設,二是投資標的的儲備,三是生態網絡的建設,四是項目資源的梳理,這是我們作為產業布局平臺需要具備的能力。

第二個,我們怎么樣做好樞紐,協調財政投入與社會資本的關系,搞活這樣一個治理機制。做大做強的關鍵是我們國有資本對社會資本的撬動力,但是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的需求存在著差異,財政資金追求的是保值增值,強調地域性,而社會資本追求的是最大收益,愿意承擔風險,只看收益不看地域,所以如何做好區域國資的樞紐,著眼于三方各自的優勢,形成對各自需求的制約,就成為一種重要的平衡點。

怎樣用好社會資本的專業能力和資源匯聚來制約財政區域反哺的需求,而以地方產業政策配套和穩妥措施來制約社會資本的投資風險偏好,涉及動態的評估和資本的轉化機制,實現不同投資階段的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的靈活進退,滿足不同時期雙方的收益和風險偏好,這非常考驗雙方之間的合作能力。而在國內,像蘇州國家級園區里面有很多案例值得我們去深挖學習。

第三個是構建豐富的產投資本、區域產業鏈、政府園區三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對于未來產業的創新企業,我們要做資本的前瞻布局、產業鏈的協作資源、以及科技的政策扶持,而對于新興產業的獨角獸更多地是扶持,對于產業項目做到重大配資和樞紐,在過程當中做好產業鏈的競爭力以及產業政策發展和保障的信心。

服務于地方重大經濟發展,羅蘭貝格也參與了很多,積累了很多經驗。比如,保定正在力爭打造碳中和產業之都,譜寫中國電谷·低碳保定的新篇章,而在這里面圍繞著低碳產業的經濟發展,低碳城市的建設,圖譜非常復雜,有很多的機會和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地方政府、專業機構、龍頭企業、產業資本如何來合作,這次保定的資本大會是一個起點。

我們把大家請來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要讓這些機構接下來發揮作用,投出好的項目,提供好的建議,長期在保定發展。這不光是考驗當地的領導,也考驗我們各機構善于發現在保定的機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來助力保定的發展,謝謝各位。

aa片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播放,公与媳厨房在线播放,国产农村老熟女国产老熟女,公车全黄h全肉短篇公车之狼视频,麻豆丰满少妇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