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部署規模日益擴大,通信企業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從GSMA移動經濟報告中預測,到2022年,全球5G連接總數將達到10億。而我國則建成了全球最大5G網絡,截至2022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185.4萬個,而華為與中興通訊是我國5G建設主力軍,獲得了絕大多數份額。中興通訊積極把握5G、新基建、數智化轉型、東數西算、雙碳經濟等重大機遇,并對未來發展定義了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
第一曲線以CT產品為主,即傳統的運營商網絡設備。第二曲線包括運營商算力基礎設施相關產品、終端、數字能源、汽車電子、5G行業應用等,希望未來三年第二曲線收入能夠實現更高的增速,以此支撐收入持續增長。2022年上半年,中興通訊來自第二曲線收入同比增長近40%。
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持續加強相關基礎軟硬件產品研發。在服務器與存儲產品領域,推出系列化產品,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強勁的算力支撐,2022年上半年全球累計發貨量超11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40%。在業績分析會議上表示,服務器及存儲是短期內有望實現快速增長并貢獻規模增量的業務,希望能夠盡快進入國內主流供應商行列。
對于服務器及存儲,中興通訊規劃是分三步走,第一階段是聚焦經營階段,抓住東數西算、算力網絡等戰略機會,聚焦運營商、互聯網、金融重點行業,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實現規模增長。第二階段是差異化經營階段,在重點行業采用差異化方案實現市場格局突破,在部分細分行業進入前列。第三階段是渠道經營階段,通過合作伙伴接觸更多的客戶,提升品牌影響力,改善盈利水平。
與此同時,在全球5G市場也斬獲頗豐。主要是多年來積極參與全球5G建設,目前已與全球110多家運營商開展5G合作,覆蓋中國、歐洲、亞太、中東等主要市場。在北京、廣州、成都和大連等城市更是打造5G“領航城市”,形成多張覆蓋連續、性能優異、技術先進的精品網絡標桿。以AI為技術核心的網絡節能方案PowerPilot,通過覆蓋精準識別、業務精準導航、深度協同多頻多制式網絡,進一步挖掘節能空間,較當前通常采用的智能節電方案,節能效果可提升一倍,已在全球30多張網絡規模商用,并獲得GTI論壇移動技術創新突破獎。
在能源領域,5G電源和極簡站點方案為全球45萬5G基站提供供電保障。在工業方面,實現“用5G制造5G”,在南京濱江智能制造基地已上線16類、60余項 5G+工業融合創新應用,并在格力電器、晶澳太陽能、三一重工、博世、重慶長安汽車等企業進行復制。在汽車電子領域,涵蓋5G+C-V2X芯片模組、TBOX/OBU 車載終端、路側 RSU 設備、邊緣計算 MEC 設備以及 V2X 基礎云控平臺,已形成完善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目前中興通訊車載終端產品全球市場累積出貨已超百萬臺,并與多家車企達成戰略合作。
受益于算力、5G行業應用推進,中興通訊三大業務板塊務(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實現雙位數增長。
運營商網絡是其最大業務板塊,2022年年上半年營收387.2億元,同比增長10.47%。主要是由于固網、核心網、服務器等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所致。在固網接入領域,中興通訊 PON OLT 發貨量全球第一;在服務器及存儲方面,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超 50%。
政企業務營收67億元,同比增長19.53%。該業務板塊主要聚焦互聯網、金融、電力、交通、政務、工業等,依托高效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基于云原生交易架構的“數字星云”,深耕行業數字化轉型,并全面參與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項目。服務器及存儲、數據中心、企業網絡、視頻會議、云電腦、分布式數據庫等核心產品方案均在政企市場得到廣泛應用,諸如在5G行業應用方面,本集團成立礦山、冶金鋼鐵兩大細分行業特戰隊,以5G應用、IT、大數據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消費者業務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18.78%。主要是由于家庭信息終端、手機等產品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所致。目前,中興通訊在消費者業務板塊中,以手機為核心,圍繞個人數據和家庭數據及智能周邊生態產品形成“1+2+N”的發展格局。強化手機在移動互聯生態中的核心地位,推動個人及家庭產品的銷售落地,促進周邊生態發展,營業收入逆勢保持快速增長。在家庭信息終端,本集團保持現有產品市場份額領先,同時大力拓展面向消費者的家庭智能化產品。
整體來看,實以無線、有線產品為代表的第一曲線業務的同時,快速拓展以服務器及存儲、終端(包括手機、移動互聯、智慧家庭等)、汽車電子、數字能源(包括電源、數據中心、新能源等)、5G行業應用等為代表的第二曲線業務。2022 年上半年第二曲線的初步布局已經形成并展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第二曲線的收入占比達到20%左右,并預計到2024年,第二曲線收入占比能夠達到 30%左右。
最后,數智化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數字化浪潮下,作為數字經濟筑路者,中興通訊積極把握5G、新基建、數智化轉型、東數西算等重大機遇,這背后所支撐的則是技術實力。2022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6.97%,研發費用高達101.52億元,同比增長14.56%。這一研發投入規模也是位居國內前列,技術創新和專利等實力不可小覷,是全球5G技術研究、標準制定主要貢獻者和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