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聯通的網絡建設,似乎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較弱的感覺。但最近,聯通則有了大的動作。
在近日,聯通就公布了本地網光纜集中采購項目的情況。這個項目,有12家光纖光纜企業中標,投標報價范圍為23.91億元-27.48億元。這個大項目的公布,一下子就引來了不少業內外人士的關注。
此前,可以說已是很久沒有聽到聯通大規模采購光纜的消息。而與移動、電信頻頻動輒幾千萬上億的集采光纖來說,20多億的集采光纜,對于聯通來說也算是近年來罕見的大手筆了。
那么,此次聯通大手筆采購光纜到底是為了什么呢?是補齊短板還是布局“東數西算”呢?今天我們就來試著聊聊這個事。
其實據業內人士透露,近些年來聯通也一直在采購光纜產品。不過與移動、電信頻頻動輒幾千萬上億的集采規模來說,聯通的采購規模小、價格低。因此也就不怎么吸引人關注。
而本次一反常態地二十多億元這么大規模的集采,顯然也就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
據了解,聯通本次采購光纜的規模約為144萬皮長公里,沒有披露對應的芯公里長度。而據業內人士估算,預計對應的芯公里長度約為3456-5184萬芯公里,平均的中值也有4320萬芯公里。
而據相關資料顯示,去年四季度移動采購了1.432億芯公里的光纜,電信也集采了4310萬芯公里的光纜。
由此,聯通此次集采規模就幾乎追平了電信去年四季度集采光纜的規模量,也讓不少業內外人士猜測起了聯通的意圖。
從目前來看,5G建設還在繼續推進而千兆光寬帶也即將進入快速普及階段。同時,光寬帶的F5G建設也是業界正在布局的一個重要領域。在這些領域里光纜已是必不可少的“剛需”產品。
可在網絡建設方面卻一直是聯通的短板。尤其是在三大運營商資費日益趨同的當下,聯通的用戶規模也在不斷流失。即便是在固網寬帶領域,聯通的用戶規模也在不斷萎縮。這些流失的用戶則大多選擇了網絡信號比聯通更好的移動和電信。
更尷尬的是,馬上廣電這個“第四大運營商”也即將要登場了。而廣電也是有固網寬帶業務,且廣電也在進行光網改造及升級工作。
由此為了應對今后的競爭,保持自己的競爭力,聯通也不得不加大網絡建設的力度。那么,對光纜這個網絡建設中必不可少的“剛需”產品需求也就變得比以往都更大。
從這個方面來看,此次聯通罕見地大手筆采購光纜大概也真是要加大網絡建設去補齊短板了。
當然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不論是個人用戶還是行業/政企用戶都對網絡質量有個更多的要求。
不止有5G、千兆光寬帶這個“雙千兆”網絡,還有工業互聯網,以及今年啟動的“東數西算”戰略,建設算力網絡都對網絡連接質量有較高的要求。
尤其是“東數西算”、算力網絡中各種硬件設備、數據中心的連接中更是需要建設高品質的光纜傳輸干線。
這么一來,網絡建設得好不好,網絡質量的行不行可就是直接關系到運營商今后還能不能向前發展的關鍵要素了。
因此,此次聯通罕見地大手筆采購光纜,也極有可能是為今后的“東數西算”、算力網絡及工業互聯網應用在打基礎。
畢竟,要是連網絡連接都不達標,今后想在“東數西算”、算力網絡及工業互聯網應用中掘金可就更難了。
目前,在三大運營商的行業排名及市場占有率方面,聯通已經多年坐穩了第三的位置。不過,現在看來聯通已在發力網絡建設,補齊短板。
那么,當聯通網絡質量不好的痼疾有望根治,且第四家運營商也會入場之后,聯通還會不會繼續坐在行業第三的位置呢?這或許就要看后續聯通網絡建設的力度了。